受四川省社科规划办、四川省教育厅委托,经中心学术委员会同意,《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度课题申报说明及指南》即日起,面向省内外发布。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课题申报说明
(一)申报要求
(1)研究课题须切合课题指南。申报者可根据所列课题方向确立相应题目。立项课题须在2023年9月30日之前完成。
(2)本课题的最终成果为口述史理论研究论文、口述史实录文字整理稿与音像制品。最终成果须明确标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及项目编号,研究成果归属本中心。最终研究成果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所引材料须考订有据并注明出处,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3)按照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凡申报本中心课题,不占该校计划指标。各高校及有关单位对课题申请单位与个人要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申报质量。请申报者所在单位对申请人严格把关,依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申报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选题、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组是否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充分条件进行认真的审核,签署明确意见。
(4)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年度项目尚未结项者,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二)申报程序
申报者按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和课题设计论证(见附件)。
请项目申报者将申报材料交本单位管理部门统一(顺丰快递)寄送,切忌个人直接报送。本中心不受理个人直接报送的申报书。
(三)申报起止日期
即日起开始受理申报,申报截止日期:2023年4月14日(周五),以纸质版寄出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四)报送材料
申报单位必须于截止日期前把审查合格的项目申报书(含“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各报送一式3份(原件至少1份),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盖章后,送达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并将电子文档打包发送至:scmszx2023@163.com邮件主题词注明“申报单位-姓名-2023年申报书”。
(五)通讯地址
联系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绵阳师范学院高新校区知行楼205
邮编:621000
联系人:谢老师、杨老师
联系电话:18581660510 0816-2171191
E-mail:scmszx2023@163.com
QQ: 756844783
二、课题申报指南
2023年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围绕“口述史理论问题研究”“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口述史”两个方向开展口述史研究与采集整理工作。
(一)2023年中心项目类别分:一般规划项目、委托项目、自筹项目三类。
(二)“口述史理论问题研究”方向,申报者须围绕此方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申报书附件3、活页附件4)
(三)“非遗项目口述史”申报者选题必须在《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未进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申报书附件1、活页附件2)本年度非遗口述史采集项目限选题目如下表(注意:不在下表内的非遗口述史项目选题一律不予受理):
一、民间文学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 |
僰人的传说 |
宜宾市珙县 |
2 |
古莫阿支传说 |
凉山州金阳县 |
3 |
哪吒传说 |
宜宾市叙州区 |
4 |
李调元传说 |
德阳市罗江区 |
5 |
李白民间故事 |
绵阳市江油市 |
二、传统音乐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 |
毛坪山歌 |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 |
2 |
巴塘酒歌 |
甘孜州巴塘县 |
3 |
觉央弹唱艺术 |
甘孜州得荣县 |
4 |
文殊院川腔梵呗唱诵 |
成都市文殊院 |
5 |
泸定山歌(杵坭山歌) |
甘孜州泸定县 |
6 |
横江山歌 |
宜宾市叙州区 |
7 |
冕宁汉族栽秧歌 |
凉山州冕宁县 |
8 |
彝族“阿苏巴底”歌 |
凉山州金阳县 |
9 |
瓦屋山山歌 |
眉山市洪雅县 |
10 |
四川吟诵(绵州吟诵) |
绵阳市 |
11 |
四川吟诵(广元吟诵) |
广元市 |
12 |
松潘琵琶弹唱 |
阿坝州松潘县 |
13 |
峨边彝族月琴弹奏技艺 |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 |
三、传统舞蹈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 |
秧歌(射洪莲宵舞) |
遂宁市射洪市 |
2 |
羌姆(白玉羌姆) |
甘孜州白玉县 |
3 |
丹巴弓箭舞 |
甘孜州丹巴县 |
4 |
白玉指舞 |
甘孜州白玉县 |
5 |
秧歌(宕渠双竹连响) |
广安市前锋区 |
6 |
羌姆(巴塘羌姆) |
甘孜州巴塘县 |
四、民俗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 |
白玉传统服饰 |
甘孜州白玉县 |
2 |
青堤铁水火花龙 |
遂宁市射洪市 |
3 |
木里藏族“当歇”习俗 |
凉山州木里县 |
4 |
果子制作及使用习俗 |
甘孜州理塘县 |
5 |
壤巴拉节 |
阿坝州壤塘县 |
6 |
彝族尝新节 |
凉山州越西县 |
7 |
越西九大碗习俗 |
凉山州越西县 |
8 |
会理端午节 |
凉山州会理市 |
9 |
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 |
凉山州德昌县 |
10 |
锯山垭“大肉会” |
广元市剑阁县 |
11 |
种酒习俗 |
成都市 |
12 |
成都鸣堂习俗 |
成都市 |
13 |
泸州老窖封藏大典 |
泸州市 |
14 |
箭塔年猪祭 |
成都市蒲江县 |
15 |
庞统祠庙会 |
德阳市罗江区 |
16 |
高脚狮子 |
广安市武胜县 |
17 |
老峨山六月六朝山会 |
眉山市丹棱县 |
18 |
合江早豆花习俗 |
泸州市合江县 |
19 |
嘉绒藏族新年 |
甘孜州丹巴县 |
20 |
雅连生产习俗 |
眉山市洪雅县 |
21 |
黄龙庙会 |
阿坝州 |
22 |
岐伯行乡会 |
绵阳市盐亭县 |
23 |
藏族服饰(别斯满服饰) |
阿坝州小金县 |
24 |
河曲马赛马节 |
阿坝州若尔盖县 |
25 |
度炯节 |
阿坝州若尔盖县 |
26 |
俄比且迪 |
阿坝州理县 |
27 |
傣族祭树神仪式 |
攀枝花市盐边县 |
28 |
丹巴香猪腿制作及食用习俗 |
甘孜州丹巴县 |
29 |
“替”的制作及使用习俗 |
甘孜州理塘县 |
五、传统医药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 |
泸州五味本草药香传统制作技艺 |
泸州市 |
2 |
绝三张膏药传统制作技艺 |
内江市 |
3 |
郑氏伤科疗法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
4 |
朱氏传统医药 |
凉山州会东县 |
5 |
谢氏正骨疗法 |
眉山市 |
6 |
苗族民间古方疗法 |
宜宾市兴文县 |
7 |
苗族接骨医药 |
宜宾市兴文县 |
8 |
吴氏子午流注诊疗技法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
9 |
三江伤寒学术流派 |
乐山市 |
10 |
八息象数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
11 |
左式中医疗法与丹膏炼制 |
泸州市 |
12 |
针灸(八卦针炙法) |
泸州市 |
13 |
羌医骨科手法 |
成都市金牛区 |
14 |
曾氏理筋整骨法 |
成都市崇州市 |
15 |
针灸(唐氏芒针) |
成都市青羊区 |
16 |
云溪李氏中医药 |
泸州市纳溪区 |
17 |
理筋正骨法 |
泸州市 |
18 |
筋经导引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
19 |
脏腑点穴疗法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
20 |
民间接骨术 |
甘孜州得荣县 |
21 |
龙医官中医接骨投榫技艺 |
南充市 |
22 |
藏兽医 |
阿坝州若尔盖县 |
23 |
杜氏骨伤疗法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
24 |
范氏中藏药疗法 |
甘孜州泸定县 |
25 |
冯氏痔漏疗法 |
内江市 |
26 |
姚氏骨伤疗法 |
内江市 |
27 |
陈氏中医骨科技法 |
雅安市天全县 |
28 |
成都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正元消风丸制作技艺) |
成都市 |
29 |
成都中药炮制技术(六神曲传统炮制技艺) |
成都市 |
|
|
|
|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民间文化研究中心
2023年1月14日